hhhh……大半夜和9000人一起在看音乐的发展,唯一一次像听课一样看完的视频。我的来说说我的几点拙见。
1.口水歌的流行。
首先,就是视频里面的离谱歌。一开始的离谱歌其实似乎真的不是那么离谱,或者说,是时代的引领者。到后来,似乎变了味,走向了一个极端,极度的土,或许土到极致便是潮这句话是没错的。
2.短视频的影响。
深究近几年的歌流行趋势,大多都被短视频所引领。短视频的特点就是极其的短,只有十几秒到几十秒。短视频带来的是大量的信息和内容。下到百姓小事,上到国家大事,都能被短视频在几十秒的时间呢介绍。在短视频的同时,配乐变成了烘托气氛的附属品。曾经说几秒钟听音乐就知道疫情的发展情况。好转或者严重都能为音乐所表述,文字似乎只是在传达一个信息。其次是短视频对音乐的高度截取。不管是什么短视频,都只截取某一音乐里面自己最想要的一部分。往往这一部分只是高潮,或者,按照视频里说,是副歌。主歌往往不怎么样,但是某一段的流行带动了整个歌曲。人们听它,往往只是奔着那一段去的,并不在意歌曲的本身和背后的内涵。
3.低质量创作的流行。
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在互联网上能小有名气,在看见他人的歌曲能够流行网络(部分平台,或者说是抖快),也想自己创作。由于没有什么经验等,他们往往套用模板(见视频内),这些歌曲往往没有什么实际含义,不论是在情感上,或者对生活的态度上,都是这样,仅仅是为了写歌而写歌。
4.无意义的歌曲乱飞
早期的花语乐坛流行情歌,或许,在歌曲中真正投入感情的歌曲,才能被别人认为是好歌。音乐是可以传递感情的,是世界上的通用语言。我认为,欣赏歌曲,主要是欣赏其内在感情,是作者和听众的一种对话和交流。近几年的流行歌曲有一种听了,但是又像是没听的感觉。感觉不到什么真正的含义和感情。这或许,是我讨厌口水歌的原因之一吧。
5.写歌的人良莠不齐,创作的方便化。
这或许,是AI发展的一个弊端吧。从剪视频需要专业的剪辑软件(Pr),到绘图的软件(illustrater),到修图专业软件(photoshop)。每一款,都有人工智能的软件代替。最初的美图秀秀,剪映,必剪,金山画王等,大量的预制内容和AI设计参与到我们生活中,成为一般人的随手一剪。这种流行的结果就是造成内容的单一性。音乐也不例外。有多少人知道音乐是什么软件写的?又有多少人会用专业的软件?这些软件大多都是英文,理解并使用有难度。在如此背景下,便诞生了便捷编曲软件。和其他的数字内容一样,同质化严重。这样,任何人都可以创作,无论是什么样的,好听就行(符合潮流)。
6.流水线式生产
和电影解说一样,有专业的指导团队指导完成,这已经形成个产业链。产业化可能会破坏一个艺术的欣赏。和电影解说一样,当人们已经习惯于几分钟的短视频解说,往往不愿意去看长的原片。这看似会提高效率,但是却破坏了它内在的价值。当电影解说已经成为一种行业,它可以养家户口,可以月入上万,可以尽享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之时,它已经变质了。我认为,电影解说,是另一个人对同一不片子的不同看法。当加上了“注意看,这个人.....”或者“佛伯乐”等无意义内容的时候,似乎已经打破了我们看电影的常规,让我们从看电影变到被看电影。音乐也是如此,每首歌都是音乐人的劳动果实。流行化的生产注入了更多商业价值,却少了一种真心。我认为,这也是限制华语音乐发展的一个因素。因为,缺少了“动脑子”这一过程。
内容基于:
- 【关于流行音乐的深度研究:华语音乐已经完蛋了吗?-哔哩哔哩】 https://b23.tv/0jGH6hG
- 【一个MCN就有9.8亿粉?!电影解说是怎么变成流水线的?【差评君】-哔哩哔哩】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AN4y1L7yi
非特殊说明,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oxcat.cc/?p=294
共有 0 条评论